close

2008-07-13(星期日)我一早搭7:40的第一班火車到倫敦,上一次我去倫敦是去年的十一月(可見本部落格文:早起搭車去倫敦,心想,在回台灣之前,要再去倫敦好好看一看。下了一個星期的雨之後,終於713這一天是個大好晴天。為了去倫敦,我可是研究交通及景點研究了好久。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天晴,沒敢提早訂火車票,常去倫敦博物館做研究的美國樓友告訴我,當天買布里斯托到倫敦的來回票,加上倫敦的one day travel card,可用於倫敦的所有區域(Zone1-6),可搭乘地鐵、巴士、輕軌電車、通行大倫敦地區的火車等,用young person card買,費用總共是35.40英鎊,如果提早買固定班次的票,萬一沒搭到,就虧大了。而全票若沒折扣及不加上倫敦交通票也要49英鎊。另外,到倫敦的火車票,在週一至週五早上九點前可是一點折扣也沒有,週一至週五九點以後及週末假日之全時段,都可以買到折扣的票價。倫敦的交通票也分交通離峰及尖峰時段,有不同票價。星期天早一點出發,可以買到離峰票價,也可以玩比較久。但是倫敦真的很大,我待在倫敦八個半小時,還是覺得真是走馬看花,太過匆忙了。

915分就到了倫敦,比預定時間早到。於是我轉乘地鐵、火車,約一個小時候到達格林威治(Greenwich)。當我參觀格林威治後,才找到旅遊服務中心,才拿到更詳細的地圖及說明,我才覺得台灣旅遊書真是寫得太簡略了。其實格林威治除了本初經線可看,還有很多很有趣很有意義的地方。格林威治整個區域被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址之一,因為它含有多重意義。Royal Observatory(格林威治的皇家天文台),這是本初經線(Prime Meridian)的所在地,只見每個遊客排隊與本初經線合影。而皇家天文台裡的展示,讓我們了解到在四百年英國海權的地位,為了讓船隻在茫茫大海中能夠定位,利用天文觀測來找到位置。而另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要定時。定位定時的在海權時代的需求,促使相關的天文科學發展,甚至皇家還公開舉辦獎賞激勵人民想出方法解決這個問題。到了工業革命以後,全球貿易的需求、火車時刻要正確等,一直激勵定時及定位的科學發展。本初經線,這條人為在地球上想像畫出的線,會以英國為中心,依據當時英國的強權,是不無理由的,不過展示中也說明,當1884年當其他國家都認同此線時,法國用他自己以巴黎為中心的系統用了幾十年。而National Maritime Museum(國家海事博物館)即展出相關海事及海權的歷史。Greenwich公園是全英國最古老的皇家公園。The Queen’s House曾是某皇后的皇宮,是全英國第一個純文藝復興式的建築。位於Greenwich市中心的Greenwich Market1700年就建立了,裡面真是熱鬧,有各種食物、藝術品的攤位。泰晤士河畔醒目的巴洛克建築早於300年前即建立,那時是Greenwich Hospital,之前是Greenwich Palace,在1873年成為皇家軍事學院(Old Royal Naval College),現在部分建築是格林威治大學的一部分,大廳(Panted Hall)和禮拜堂可以參觀。因此,格林威治這個地方,是含有建築、歷史、科學、海事、皇家機構的多重意義。只是我參觀格林威治的時間估太少了,參觀得很匆忙,大多在建築物外逛逛,真是可惜,而且這些參觀景點都不用買票進入!地圖上還顯示,格林威治碼頭旁有一條步道,可以沿河畔走,並穿過泰晤士河。泰晤士河更往東行,可以參觀泰晤士河最重要的防洪工程,抵禦北海的浪潮進入大倫敦地區。我真的建議,可以用一天的時間仔仔細細參觀格林威治,好好體會及學習這些科學、歷史的意義,好好逛逛與人們生活相關的市場,三個多小時在這裡,還是太過匆忙。

接著我又轉搭火車及地鐵到King’s Cross火車站,找到電影哈利波特的場景-93/4月台,與之拍照留念。很多經過的遊客看我在拍照,也停下腳步來。

然後,搭地鐵到Covent Garden。去年暑假來到Covent Garden,只有在門口看街頭藝人表演,沒有進去參觀,這回一定要進去參觀。Covent Garden常常是人潮擁擠,都是遊客。門前一樣有好多街頭藝人在表演,我看了其中一部分,有個變魔術的街頭藝人找個太太幫忙,他耍了技倆,在 那個 太太沒注意之下拿走她的手錶,全部其他的觀眾都注意到了,只有 那個 太太沒有注意到她的手錶被取走,摩術師還明示暗示她看她的手腕,全部的觀眾都笑翻了,只有 那個 太太到表演結束,手錶拿回後才明白。我走入Covent Garden,有很多商店及攤位。更往後走,Covent Garden後面有另一個Market,叫Jubilee Market,一週裡每天有不同的主題。星期天裡的攤位,有很多手工藝品,更多的是個性商品。我注意到很多藝術品攤位的老闆是東方人,他們幫人們畫人像。其中有一攤,有較粗的鐵絲,折出含有個人英文姓名的相框,給他名字,那個老闆可以當場做,真是很厲害。有兩攤老闆,也以姓名為主題,用圖畫來表示,給他姓名,他當場做畫,把英文字母做不同的裝飾,例如I可以畫成椰子樹,花花綠綠的圖案,很吸引人駐足。也有兩攤是和中國字及書法有關,在繪有底圖的紙上,用毛筆寫上中國字,再加上英文說明,加上框,也很多人買。例如,把英文名寫成中文名,再加上幾句勵志的中英文話語,很吸引這些西方人。只是看在我們眼裡,還是覺得有所不足。第一個原因,這些中國字是簡體字,看起來就是覺得字體沒道理。第二個原因是,雖然用毛筆寫,但沒有書法該有的神韻,總覺得我之前學校學生的書法寫得比那人好。若說是變體字,那麼又比不上台灣流行的手寫pop字體的活潑及協調。第三個原因,這些勵志的話語,也少有文學之美。我在想,如果認真找,這樣子的勵志話語,應該很多吧!不過,對西方人而言,中國字很吸引他們吧!也很佩服他們能這樣子做生意在異國生存。我在想台灣流行的姓名貼也可搬來這裡賣了!而這個市場裡,還看到兩攤算命攤,幫人看面相、看手相、算塔羅牌。有一攤老闆是東方面孔,另一攤是個算塔羅牌的老婆婆。

我在Covent Garden吃了冰淇淋後,又搭地鐵到Baker Street,要去參觀Regent’s Park。途經福爾摩斯博物館,就在外面拍張照留念。在Regent’s Park裡的池塘,有很多人在划船,很悠閒。而一旁有露天音樂會,只見舞臺前的草地上,坐滿了人們,他們席地而坐及野餐,更有人們跳起舞來。人們利用天晴,好好享受這週日的美好時光。約下午520分左右,我正在猶豫來不來得及回到Paddington火車站搭車,就趕趕看吧!還好來得及,還順道到超市買了晚餐及隔天的早餐。也在天黑之前,在約八點半左右回到了宿舍。

當我寫完這篇倫敦遊記時,覺得我自己似乎是寫論文中毒太深,參觀景點還要來個旅程檢討及反省,其實這只是有感而發。我該停下筆來寫部落格,要繼續寫我的論文了。



格林威治的本初經線及千禧鐘


格林威治的二十四小時鐘


我腳跨東西半球,右腳在東半球,左腳在西半球。


在格林威治舊天文台及本初經線,每位遊客一定要拍照的地方。


從格林威治舊天文台上遠眺,相片前棟建築,左是國立海事博物館,中是皇后之屋,右是行政中心。靠近泰晤士河的建築,是巴洛克式建築,前身是Greenwich醫院,後成為Old Royal Naval College,現部分為格林威治大學的一部分。


Old Royal Naval College的大廳


Old Royal Naval College的禮拜堂


Old Royal Naval College


Greenwich有悠久歷史的餐廳


Old Royal Naval College遠眺The O2,這是含23000個位置,可舉辦各項活動的的活動場。


Greenwich Market


King's Cross 火車站的9又3/4月台,那推車有一半已篏入牆內。




Covent Garden內


Covent Garden內的Apple Market


Jubilee Market的算命館(看手相)


Jubilee Market的算命館,看手相及算塔羅牌


Covent Garden前的街頭藝人


福爾摩斯博物館


Regent's Park的露天音樂會


Paddington火車站內的Paddington熊,我還要查查這個故事的來由。這隻Paddington熊也近五十歲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瑞典雲淡風輕 的頭像
    瑞典雲淡風輕

    在瑞典,另一個故事的開始...

    瑞典雲淡風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